古代守廉疾恶的范例。据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载,窦武字游平,扶风平陵人。延熹八年,长女被选入宫,其冬立为皇后,窦武拜城门校尉。在位多辟名士,清身疾恶,礼赂不通,妻子衣食充足而已。是时,岁俭民饥,窦武凡得两宫赏赐,都散与太学诸生,并载肴粮于路,施给贫民。其侄窦绍,时为虎贲中郎将,疏简奢侈。窦武屡为切厉相戒,不改。窦武上书求退窦绍的职位,自责不能训导,当先受罪。于是窦绍改过,大小莫敢违犯。窦武虽为皇亲国戚,而自身清廉疾恶如仇,为国人所敬。 (怀石)
(选自《中华美德大典》李春秋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)
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原文:
窦武传窦武字游平,安丰戴侯融之玄孙也。父奉,定襄太守。武少以经行著称,常教授于大泽中,不交时事,名显关西。
延熹八年,长女选入掖庭,桓帝以为贵人,拜武郎中。其冬,贵人立为皇后,武迁越绮校尉,封槐里侯。明年冬,拜城门校尉。在位多辟名士,清身疾恶,礼赂不通,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。是时羌蛮寇难,岁俭民饥,武得两宫赏赐,悉散与大学诸生,及载肴粮于路,丐施贫民。兄子绍,为虎贲中郎将,性疏简奢侈。武每数切厉相戒,犹不觉悟,乃上书求退绍位,又自责不能训导,当先受罪。由是绍更遵节,大小莫敢违犯。
时国政多失,内官专宠,李膺、杜密等为党事考逮。永康元年,上疏谏曰:“......臣闻古之明君,必须贤佐,以成政道。今台阁近臣,尚书令陈蕃,尚书朱寓等,皆国之贞士,朝之良佐。尚书郎张陵、边韶等,文质彬彬,明达国典。内外之职,君才并列。而陛下委任近习,专树饕餮,外典州郡,内干心膂。宜以次贬黜,案罪纠罚,抑夺宦官欺国之封,案其无状诬罔之罪,信任忠良,平决臧否,使邪正毁誉,各得其所。宝爱天官,唯善是授。如此,咎征可消,天应可待。......陛下所行,不合天意,不宜称庆。”书奏,因以病上还城门校尉、槐里侯印绶。帝不许,有诏原李膺、杜密等,自黄门北寺、若卢、都内诸狱,系囚罪轻者皆出之。其冬帝崩。......帝既立,......武既辅朝政,常有诛剪宦官之意,太傅陈蕃亦素有谋。时共会朝堂,蕃私谓武曰:“中常侍曹节、王甫等,自先帝时操弄国权,浊乱海内,百姓匈匈,归咎于此。今不诛节等,后必难图。”武深然之。蕃大喜,以手推席而起。武于是引同志尹勋为尚书令,刘瑜为侍中,冯述为屯骑校尉;又征天下名士废黜者宗正刘猛、太仆杜密等,列于朝廷,请前越嵩太守荀翌为从事中郎,辟颍川陈定为属:共定计策。于是天下雄俊,知其风旨,莫不延颈企踵,思奋其智力。
(节选自范晔著《后汉书》团结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P.642-644)